捷和加固,专注结构加固20年!
防渗加固措施
针对梅山水库大坝填筑土的性状和坝体结构布置特点。坝体全坝段采用高压旋喷桩防渗,两坝肩坝基帷幕灌浆,输水涵洞采用钢管套砌的加固措施。大坝防渗措施见图1。
1、高压旋喷防渗墙
根据渗漏情况,坝体进行全断面防渗处理。在坝**进行单管高压旋喷构筑垂直防渗墙。在坝**桩号0+08.7~+176沿轴线布置设旋喷孔一排,孔距为0.5m,桩孔径为0.6m,桩与桩搭接≥0.1m,灌浆孔采用由疏到密的原则。分二序施工,序孔距为1.0m,*二序孔距O.5m。旋喷桩的底部侵入坝基面以下1.0m,钻孔深度坝**至坝基岩体平均深度16.67m,旋喷桩材料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施工时分两序孔间隔进行。①单管旋喷桩防渗墙的设计指标。渗透系数:K≤5×10-6cm/s,渗透破坏比降>80,28d抗压强度>2.0MPa,砼拌和度密度>2.1g/cm3;② 单管高压旋喷桩施工参数:浆液喷射压力为25—40MPa,浆液流量为70—100L/min,浆液为水泥比重为1.4—1.5g/cm3,提升速度为10~20cm/min,旋喷转速8 16r/min,孔斜率≤1% ,渗透系数:K≤5×10-6cm/s。③施工顺序:旋喷桩防渗墙采取二序法,由二组桩相互搭接,分二次成墙,先施工“1”序孔然后施工“2”序孔,完成一个施工单元。其施工顺序见图2。
2、帷幕灌浆防渗
大坝左右两岸坝基为强风化岩和弱风化花岗岩,岩体破碎,裂隙发育。施工时未进行有效的地基处理,防渗性较大。其中有三个孔(ZK1、ZK5和ZK6)钻孔在弱风化花岗岩钻进时出现漏水,无回水现象。该场地强风化岩和弱风化岩试验渗透系数为6.569×10-5~1.81×10-3cm/s,属于中等一强透水层。需要进行帷幕灌浆处理。在坝**左岸桩号B0+008.7~B0+035和右岸B0+133~B0+173布设帷幕灌浆孔各一排,孔距2.0m帷幕灌浆才用二序法施工。开孔直径1 10mm,终孔直径75mm,采用干法造孔,底部达到相对不透水层(q<10LU)下2m。采用充填灌浆,由上至下。
捷和加固,专注结构加固20年!
混凝土表面处理
1、对被加固构件表面的浮渣、装饰层及剥落、疏松、腐蚀等劣化混凝土予以清除;对于不平的地方,首先由人工剔凿处理,然后用修复材料对其凹凸不平处进行修复;严重不平的地方,应分多次修补。
2、按设计要求,对存在的裂缝进行灌缝或封缝处理。
3、用电动工具将被粘贴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去除表面浮浆、油污等杂质,打磨1~2㎜,直至完全露出新的混凝土面。
4、对转角粘贴处进行倒角处理,并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
5、将打磨过的构件表面,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尘,并保持表面清净。
6、对于湿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应行人工干燥处理,然后再进行打磨处理。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坝体填筑土砂砾含量高,土质不均匀,填筑质量不均一,大坝粘土心墙高度不够。部分坝体存在渗漏水问题。勘察钻孔坝体填土中进行孑L内注水试验28段,坝体渗透系数K的大值为1.81×10-3cm/s,大部分属中等透水性。左右岸坝基为强风化岩,具有中等和强透水性。输水涵洞为石砌矩形涵洞,局部漏水。根据运行管理观测数据,高水位时大坝两端及坝体渗漏严重。
建库以来,经多次粘土坝体心墙灌浆。2004年对迎水坡高程53.0m至坝基进行高压旋喷灌浆,53.0m高程至大坝**采取土工模铺筑,但效果不好,还存在渗漏现象。
大坝加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接地和接零:各种电器必须按设备要求配置接地或接零,杜绝疏漏,所有接地或接零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2、配电箱:配电箱及其内部开关、器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箱底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小于1.5m,移动配电箱不准置于地面上随意拖,应固定在支架上。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6m,小于1.5m。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必须作好保护接零。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底面,并加护套保护,进出线应分路成束,不得承受外力,并做好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的进出线口直接接触,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头连接。箱内不得放置杂物,箱门应配锁,箱体应用红漆喷上警示标志。
3、大坝加固施工用线路:
1)架空线的干线(380/220V)应采用铁横担,绝缘子水平架设,档距不大于35m,线间距离不小于0.3m,线杆应坚固。线材必须用绝缘导体。架空线距地面一般不低于4m,过路线的下层不低于6m,多层排列时间距不小于0.6m,高压线在上方,低压线在中间,广播线、电话线在下方。
2)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电缆时应砌砖槽防护,埋深不小于0.6m,上下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沙,上盖电缆盖板并须作明显标志。
3)有接头的电缆不准埋人地下,接头处应露出地面并设电线接线盒。
4)电缆穿越建(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套管保护。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平行间距不小于2m,交叉间距不小于1m。
5)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电缆间距大于10m时,必须采用绝缘绳索吊绑,以减轻电缆自重。大弧垂距地面不小于2.5m。
http://jiehejianzhu01.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