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是一种具有很高强度和模量的耐高温纤维,为化纤的品种。碳纤维早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和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于1959年投产,原丝采用粘胶纤维。1962年,日本碳公司进行了通用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1971年,日本东丽公司的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投产。沥青基碳纤维是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于1973年投产的。联合碳化物公司生产了高模量沥青基碳纤维,1985年,美国、日本及西欧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年生产能力共约有7.25kt,沥青基碳纤维为1.28kt。
下面的时间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不同的施工情况下,是应该选择粘钢加固还是碳纤维加固?
一、看既有建筑物的内部结构
如果既有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过于复杂,为了避免在建筑物加固过程中对其内部结构造成损伤,这时我们可以选用碳纤维材料,碳纤维材料方便裁剪,适合多种作业环境。
二、根据施工预算做出终决策
如果施工预算充足,两种加固方式都可以,如果施工预算紧凑,就要做出选择了,粘钢加固和碳纤维加固,不同的加固方式费用有多大的差异,使用碳纤维加固方式能够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三、看既有建筑物的变形力度
如果既有建筑物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变形,这时为了保证既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被破坏,推荐使用强度等级配套的碳纤维材料,如果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并不严重,两种加固方式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时粘钢加固是可以选择的加固方式。
四、看锚固需求
如果是选择用了碳纤维材料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无法在碳纤维材料上增设锚栓,更不能进行焊接,对于有焊接需求的加固工程,为了保证工程的加固效果,我们要选择粘钢加固。
![井冈山碳纤维加固公司](//l.b2b168.com/2019/04/10/17/20190410171233333634.jpg)
捷和加固,专注结构加固20年!
碳纤维加固施工注意事项
碳纤维加固原理:在被加固构件表面粘贴碳纤维布,碳纤维布与被加固构件之间涂刷碳纤维胶使碳纤维布与被加固构件共同受力、协调变形, 使碳纤维布与混凝土形成统一的整体,能够共同受力,利用碳纤维良好的抗拉强度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力,达到结构加固的目的。
碳纤维加固施工要点:
1、 将混凝土表面擦拭干净。
2、被粘接表面要修复平整,有漏水现象要作止水、 导水处理。
3、配置底层用胶并涂敷,要根据气温及施工粘接结构的具体情况决定涂敷的厚薄,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于5℃不宜施工。
4、进行粘接碳纤维片材时,首先根据技术要求剪好所需尺寸,一般两米为适。5、配置胶液,一般以可使用的时间内(30分钟左右)施工所需量为限。
6、将A、B组份的胶水按照A组分:B组=3:1的比例倒入干净的容器内,搅拌均匀。用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水渗出纤维布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水,碳纤维片材搭接面积要预留10CM以上。7、多层粘贴应待上层碳纤维布表面指触感干燥后,再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
8、在其固化时要防雨淋,防风沙,并防止硬物碰伤粘接表面。
9、固化时间不得少于3-7天,固化后根据要求进行表面涂装。
10、AB混合25°C时可操作时间30-40分钟。如温度低于25°C时,可操作时间将相应延长。
11、B组份在长贮存过程中*出现变色现象,属正常,不影响产品量本性能和使用。
![井冈山碳纤维加固公司](//l.b2b168.com/2019/04/11/09/20190411093348304364.jpg)
碳纤维加固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1#、2#、3#、5#楼工程,剪力墙暗柱纵向钢筋采用HRB400E14、HRB400E16、HRB400E20、HRB400E22、HRB400E25规格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在送检过程中发现18组焊接试件复检不合格的问题,经公司QC小组分析讨论,主要原因是电源电压,次要原因是天气和人员操作因素,焊接试件不合格涉及的部分暗柱主要分布于1#负一层,一层;2#二层,三层;3#负一层,二层,四层,五层;5#负一层,一层,二层,三层。对所涉及的少数钢筋混凝土构件采取碳纤维加固措施。
二、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13G311-1
2、《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技术规程》CECS146:2003
3、《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4、《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2013)
![井冈山碳纤维加固公司](//l.b2b168.com/2019/04/10/17/2019041017123414634.jpg)
捷和加固,专注结构加固20年!
碳纤维加固工程劳动力组织
本碳纤维加固工程涉及的多,质量要求高,因此,劳动力组织遵循以下原则:
(1) 施工过程中与项目保持密切联系,按项目劳动力计划及时、足额、保质提供。
(2) 劳动力的使用与安排操作人员进场,项目部要进行入场教育及技术交底,使之明确工程的质量和操作要求,并与之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益。
(3) 对工艺复杂的项目要先由管理人员讲解工艺要求,进行培训后再上岗。
(4) 合理安排工序,工程穿插,确保劳务操作的连续性减少或避免造成窝工现象,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
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1) 项目经理对工程进度负总责。
(2) 施工员直接对现场进度进行控制。
(3) 技术员负责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确定纠偏措施并调整进度计划。
(4) 每天召开由施工员、技术员、班组长参加的日工程例会,检查进度状况,每周召开由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参加的周工程例会,检查进度状况。
-/gbabdhh/-
http://jiehejianzhu01.b2b168.com